澳廣播公司(ABC)16日報道稱,澳兩家棉花行業協會當天發表聲明稱,得知“中國有關部門近來已阻止國內紡織廠使用澳棉”,該行業對此感到失望,正與澳政府合作,了解有關事態進展。澳貿易部長伯明翰16日稱,正尋求從中方獲得更多信息。他要求中國“排除對澳大利亞棉花的任何歧視性行動”。
據ABC報道,對華出口通常占到澳全國棉花產量的65%。去年,澳對華出口棉花總額超過11億澳元。法新社稱,澳棉出口的價值和數量波動較大,近年來由于中國提高對美國棉花的關稅,澳棉“受益匪淺”。據報道,中國政府為保護棉農利益,對棉花進口實行配額制度。2020年中國棉花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89.4萬噸。美國CNBC網站16日稱,這些棉花需繳納約1%的進口關稅。但如果超過配額,則將被征收40%的關稅,鑒于市場價格,這在商業上不可行。
澳棉“腰斬”
中國是澳大利亞棉花的最大買家
澳大利亞棉花行業對中國市場的前景感到十分不安,因為中國是澳大利亞棉花的最大買家,這一巨大出口市場通常占到澳大利亞全國棉花產量的65%。
法新社稱,澳棉出口的價值和數量波動較大,但近年來由于中國對美國棉花加征關稅,讓澳棉“受益匪淺”,目前每年出口價值約7.1億美元。路透社稱,2018-2019作物年度澳棉對華貿易額達6.374億美元。
面對澳棉未來可能受到的影響,澳大利亞棉花協會16日發布聲明稱,他們正在和澳大利亞政府部門合作,對現狀進行調查,了解事態的發展。
對此,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翰16日表示,他正在尋求從中方獲得更多信息,他要求中國“排除對澳大利亞棉花的任何歧視性行動”。澳農業部長利特普勞德當天也表示,澳政府尚未收到有關對華棉花貿易變化的任何官方消息,正在準備和中國進行“對話”。
為安撫焦慮的澳洲棉花商人,澳大利亞棉花協會和棉花貨主協會周五表示,目前正與澳大利亞政府合作調查此事。
此外,澳大利亞農業部長戴維·利特爾普勞德還提出一個辦法——澳大利亞可以向印尼、印度和越南等國家尋求幫助,將積壓的大量棉花出口至當地。
表面上,這確實是一個好方法。因為越南、印度等國家是傳統的紡織品生產國,分列全球第二、三大紡織品出口國。可以看出,這些國家對棉花的需求十分旺盛,似乎可以替代中國買家購買澳洲棉花。
但遺憾的是,印度棉花協會(CAI)數據顯示,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產棉國,除了供給本國紡織業生產外,還大量出口至海外,2019/20年度累計出口量達到約500萬包。而且印度棉花是全球最便宜的棉花,較澳洲棉花更具價格優勢,因此越南也是印度棉花的主要買家。
可以說,一旦失去中國這一“最大金主”,無法找到新市場的澳洲棉花出口行業或將受到重創。
澳媒:輪到澳大利亞棉花了
澳農業部長利特普勞德16日呼吁中方對情況進行“澄清”,并提醒中國承擔的公平貿易義務。法新社稱,中國近來針對澳商品的許多貿易措施都沒有得到官方確認或充分說明,從而加劇了對北京正在發動一場“影子貿易戰”的猜測。ABC稱,澳棉行業正準備應對或將到來的“毀滅性打擊”。此前已傳出澳大利亞煤炭“被中國禁止進口”,中方已對澳大麥加征高額關稅,對澳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