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紡織服裝行業正經歷嚴重的一次“大撤退”。
車公廟豐盛町是深圳許多年輕人喜歡的逛街打卡地之一,匯聚了眾多服裝店。
“@所有人,親愛的們,本店目前已撤出豐盛町店,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靜待后續。”7月的一天,一家在豐盛町經營了近十年的童裝店微信群里,突然蹦出了這樣一則消息,多少令記者有些詫異。
據該店店主向記者介紹,撤出其經營了近十年的地盤,主要因受疫情影響,該店經營業績不佳,但房東又不愿意適當降低房租,最后合同到期,店主被迫決定撤離,盡管可能因此失去部分客戶。
在全國聞名、深圳最大的女裝批發市場,服裝行業不景氣之現狀也依稀可見。批發市場內某棟某區域,502A、503A、505A、507A幾間位置較近的店鋪,均處于關門、招租狀態,店鋪透明玻璃門口醒目地張貼著“管理處原價出租,李生159……”、“轉租,聯系電話……”等招租廣告。
類似門店關閉的狀況,在深圳其他商圈如上梅林地鐵站、福田地鐵站商圈等也隨處可見。
據阿里司法拍賣網顯示,本月初浙江一家名為浙江隆鑫紡織有限公司的紡織公司以35,030,000元的起拍價進行拍賣,在上架24小時后遭遇流拍……
據公開資料顯示,浙江隆鑫紡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金5000萬元,是一家以生產白坯布、仿牛仔布等中高檔服裝面料為主的企業,公司擁有紡織行業先進的日本豐田噴氣織機64臺,意大利舒美特噴氣織機96臺,美國壽力空壓機3臺,在當地也算是一家老牌企業。
雖然網上并無該公司為何破產倒閉的公告,但是今年行情持續不佳確實是壓垮很多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上半年受到疫情這只超級“黑天鵝”的影響,全球經濟環境疲軟,紡織企業生存條件較往年困難許多,在淘寶司法網上破產拍賣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今年是改革開放以來,服裝行業最困難的一年。”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幾十年快速發展后,國內服裝行業本身已處于產能過剩狀態,疫情則加速了行業的滑坡。
“2020年勢必是動蕩的一年,預計中國服裝市場至少蒸發4000億收入,整體市場規模縮水15%。”Convertlab市場部副總裁劉金硯近日在深圳某服裝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之下,全球服裝業日子都不好過。公開消息顯示,耐克已啟動公開裁員,且2020年財年第四財季巨虧56億元人民幣,另外李維斯2020年第二財季凈虧損3.64億美元,去年同期為盈利2850.7萬美元,該公司宣布將裁減約15%的全球企業員工。此外,H&M將關閉170家門店,Zara考慮關店上千家。
行業冷暖誰先知?服裝上市公司作為行業的優等生、代表者,其業績情況最能反映全行面貌。記者統計發現,截至7月21日,A股共有19家紡織服裝類企業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其中17家業績呈同比下滑態勢,占比近九成,預計凈利潤下滑超過50%者15家。
其他女裝、鞋企、運動品牌等,也幾乎“清一色”的一片“哀嚎”。朗姿股份預計上半年虧損1900萬至2800萬,上年同期為盈利8912.53萬;江南布衣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下滑25%-30%;探路者、三夫戶外、星期六均由盈轉虧,而“受新冠疫情影響”成為行業普遍的業績下滑原因之一。
另外,新冠疫情導致的出口業務受影響,也是服裝企業業績下滑普遍原因之一。
下游服裝消費萎縮,必然對上游原料企業經營、上游原材料價格帶來沖擊。
據了解,服裝的上游原料,主要包括棉花與化纖,棉花每年需要進口近200萬噸,但化纖方面情況不一樣,中國化纖產量占全球70%以上,每年產量10%左右一般出口消化。
“服裝消費不好,必然會對上游原料形成負反饋,進而出現大幅暴跌,今年棉花、化纖原料等上游紡織原料全部創出了近些年新低,化纖由于原油暴跌的關系,甚至已經創出歷史新低。”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信息總監汪前進告訴記者。
汪前進認為,當前棉花價格已經跌破全球種植成本了,“今年鄭棉最低破萬元,歷史上僅有2009年、2016年兩次。”但他同時補充說,由于新疆棉花種植有直補政策,棉農基本收益還是能夠保障。
再看化纖,據了解,上半年包括原油在內的化纖產業鏈品種PTA、EG、聚酯長絲短纖等品種絕對價格出現了十幾年甚至歷史以來的最低點,特別原油價格出現負值以后,帶動化纖品價格一波殺跌。
當前整個化纖產業鏈,除了PTA(大宗有機原料之一)還有利潤,其它PX、聚酯基本都在虧損,行業裁員、停產限產之事時有發生。
目前正是“僧多粥少”的時代,在殘酷的競爭中,一些企業不得不面臨被淘汰出局的風險,但是在近期行業內上市公司的中報業績預告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亮點:
榮盛石化近期發出的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其凈利潤同比增長196%-221%;
另一聚酯龍頭企業恒逸石化一季度凈利潤也上漲了82%;
太平鳥服飾在2020年半年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16億元,同比增長3.0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0億元。當然,太平鳥逆勢增長背后,公司積極優化、調整虧損資產也功不可沒,而這也是主流的自救方式之一。
可見雖然市場環境惡劣,但是企業或通過整合全產業鏈,減少中間環節成本支出來獲取最大利潤,或通過布局線上線下發展,來增加銷售渠道,展現出自身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綜合而言,2020下半年整個產業鏈仍處于去庫存階段,紡織廠家都會面臨庫存消化的難題,企業需求通過平衡自身資金和庫存兩者關系,等待全球疫情結束之后,需求得到實質性恢復,議價能力才能回到手中。目前正處于行業“周期性低谷”,企業不得不經歷難熬的苦日子,但是下半年也可以說是布局的好時候,企業只要找到適合的產品,需求還是會有一定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