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港媒
從6月末到7月中下旬,來自越南統計總局的各種統計信息正在讓關注河內的分析人士和觀察家倍感失望。
越南在2020年第二季度也遭遇嚴重打擊,其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僅為0.36%,為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
擴散中的失業浪潮
不可否認,越南在3月宣布基本控制新冠疫情蔓延后,由于歐美各國在4月后疫情加重,進出口受阻,這使得中越貿易通道雖然在2月后逐漸恢復,但越方在美、歐訂單銳減之后,仍不可避免地在4至6月間遭遇失業潮。
資料顯示,胡志明市周邊的紡織成衣類“開發區”是此次失業大潮的災區之一,《西貢解放日報》曾在4月17日至6月20日間跟蹤報道了當地最大企業,臺商“寶元鞋廠”的遭遇。
該廠在4月遭遇訂單銳減,此后不得不只安排70%工人上崗工作,到6月中旬,該廠為節約人力成本,遣散了2,786名工齡在7年到22年之間的老員工。
雖然《越南快報》等媒體驚呼于20年以上工齡的老鞋匠可以拿到2.5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7.5萬元)的補償金,很多被裁員的工人也對此比較滿意,但裁員對制造業終究不是個好兆頭。考慮到越南紡織行業的訂單總量在5月因疫情較去年同期下跌了50%,越南國家紡織服裝集團(Vinatex)等知名企業也遭遇稅前綜合利潤腰斬的困境,這意味著失業率的上升將是不可避免的。
相比之下,在越南北部北寧地區,當地韓資企業的撤離更為狼狽。當地有1,100多家全資外企,雇傭工人三十多萬,其中很多企業健康運作了5年以上。其工人薪資相對較高,其中生產線領導崗位工資約在2,500萬盾(約合1,100美元)上下。隨著訂單銳減,人力成本不減,不少韓方企業已在4月下旬后斷然棄廠關門。
疫情帶來罕見蕭條
根據越南統計總局發布的有關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的勞動和就業狀況的信息顯示,在越南15歲以上的全部5,310萬勞動力人口中,約有3,080萬人在疫情期間遭遇波及。
雖然這其中只有89萬人無業,另有120萬人失業,多數人仍能暫時確保崗位,但他們也大多遭遇了強制休假、減少工時、降薪等待遇,譬如被降薪者就達1,765萬人,這使得越南第二季度的職工平均月收入只有520萬越南盾(約合225美元),無論較之上一季度還是去年同期都有相當下降,這也是越南近5年來首次出現工人平均工資下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