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后,其“流量體質”表現得一覽無余。對紡織人來說,最關心的自然是其對中國關稅方面的政策,而近期相關話題又處于風口浪尖中。
計劃取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會眾議院共和黨議員正在制定一項法案,可能會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
11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
彭博社記者提問,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會眾議院共和黨議員正在制定一項法案,可能會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林劍表示,根據中美雙方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達成的協議,美國2001年宣布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
美方一些政客妄圖開歷史倒車,將中美經貿關系拉回冷戰時期,這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只會損害中美兩國共同利益,干擾全球經濟運行。
“我們敦促美方有關議員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停止損人不利己的言行。”林劍說。
美國多次提出取消待遇
據悉,自1994年以來,克林頓政府決定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地位,一直延續到現在。而“正常貿易關系”之前被稱為“最惠國”(MFN)。
1980年代,美國政府曾逐年審議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但每年都予以延長。
直到1990年,美國國會決定不再延長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地位,但被老布什總統否決。
此后,每年美國國會都會在年度審議期間,就給予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地位進行討論。直到1994年,克林頓行政當局將中國的貿易地位確定為永久性。
1998年,美國立法將貿易最惠國待遇更名為正常貿易關系地位。2001年,美國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地位,這也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鋪平道路。
此前,史密斯眾議員就曾推出要求取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地位的議案。聯署去年那項議案的除了蒂凡尼眾議員,還有民主黨眾議員湯姆·蘇奧奇(Tom Suozzi)。
科頓與斯科特參議員也曾聯袂另一位共和黨參議員吉姆·英霍夫(Jim Inhofe)在參議院推出類似法案。
2024年9月,共和黨議員湯姆·科頓、馬爾科·盧比奧和喬什·霍利共同發起了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法案。
這是2022年以來,美國政界連續第三次要求提出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今年,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也被納入共和黨的競選綱領之中。
或致全球GDP損失7%
除了對中國加征關稅,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的政策中,有一大關鍵就是承諾會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征10%至20%的關稅。
目前,市場正密切關注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的關稅政策。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分析認為關稅政策若落實,東南亞地區或受到沖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表示,目前還無法評估特朗普貿易政策的具體細節,但認為如果出現非常嚴重的脫鉤和大規模關稅,最終可能會導致全球GDP損失近7%,這一規模相當于法國和德國經濟總和。
人民幣匯率率先承壓
而這種壓力首先體現在匯率上。
本周一(11月11日)開始,美元多頭強勢出擊。美元指數在北京時間11月12日15:00報105.6,美元/離岸人民幣報7.2527。強美元在特朗普當選前兩周就開始發酵,上周一度出現獲利了結,美元指數回調至104區間。
11月12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接連跌破7.23、7.24、7.25關口,再度創下8月初以來的新低。
多位外資、中資銀行外匯交易員對記者表示,中國央行在美國大選當日保持淡定,在美元對人民幣即期匯率上漲時并未使用逆周期因子,表明當前匯率水平仍在舒適區間內。本周開始,人民幣較大幅度走弱,但11月12日逆周期因子也沒有出現。由于歐元、日元、英鎊等都對美元大幅貶值,因而這可能體現出中國央行希望維持一籃子貨幣穩定的意圖。
編后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2019年那樣的情況紡織人都已經熬過來了,未來再難也不太會比那個時候更難了。
來源 | 央視財經、外土司資訊、網絡、華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