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是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載體和組成部分。隨著我市多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建成投產,汕頭紡織服裝產業鏈“虹吸效應”持續顯現,有力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和轉型升級。
印染是汕頭紡織服裝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我市高位謀劃潮陽、潮南兩個紡織服裝印染園區,實行紡織印染、集中供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熱電聯產、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六位一體”的管家式服務新模式,將落后產能轉化為綠色產能,為印染行業發展提供重要的產業空間。目前,潮南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已有上百家企業入駐,園區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工業廢水MBR(膜生物反應器)項目。
潮南印染園辦公室主任張烈鴻說:“我們是吸引了整個上下游企業的集聚,在面紗經編、織布、助劑、智能機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一個虹吸的作用,目前我們園區占地4000畝,準備擴圍至6000畝,來打造高端智能綠色現代化紡織科技產業園。”
園區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集聚氛圍,促使入園企業積極對設備更新換代,降低能耗,提升效益。鼎泰豐實業入駐園區后,利用行業先進智能自動化裝備,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并持續研發工藝,優化生產流程,實現降能低碳減排。汕頭市鼎泰豐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俊堅表示,針織通常是用傳統染缸進行前處理,而他們是采用類似梭織的工藝做連續的前處理,它的效率、節能、效果,都會比傳統的要高很多,在省內甚至國內應該相對是比較領先的。
我市加快打造紡織服裝產業“四大工程”,進一步助力我市紡織服裝產業提質增效,為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提供重要載體。其中,國際紡織城是集生產加工、銷售展示等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位于潮陽區谷饒鎮的華陽內衣公司由于當地工業廠房不足,只能將廠房設置在5個不同地方。汕頭國際紡織城建成投產后,將徹底解決企業面臨的廠房不足且分散問題。“現在國際紡織城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機遇,可以把外面分散的企業集中在一起,便于管理,降低成本”廣東華陽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雷陽勇介紹道。
百利安內衣公司年產內衣達3000萬件以上,企業也第一時間在國際紡織城訂購全新廠房,將成為首批入駐廠家。“汕頭國際紡織城除了能夠給我們提供人才、廠房之外,還有配套的成品交易中心、面料交易中心,能夠吸引更多國內商家來采購”廣東百利安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勇標表示,未來入駐國際紡織城后,相信能形成“前店后廠”的格局,形成銷售生產一體化。”
目前,汕頭國際紡織城正加緊建設,計劃今年內交付首批廠房。市紡織服裝產業協會秘書長余少芬向記者介紹道,汕頭國際紡織城不僅補齊了整個紡織服裝產業沒有銷售市場的板塊,也解決了本地很多優勢企業在發展上、在廠房上的瓶頸,它的優勢是實現了“前店后廠”,汕頭國際紡織城覆蓋了整個產業鏈,有近萬家企業,這是實施“百千萬工程”,服務整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案例。
來源 | 汕頭融媒集團、汕頭新聞、網絡、化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