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消息,近日,隨著紅海局勢持續升溫,有一些商船在穿越紅海時的,除了在公開信息中申明“與以色列無關”,在其國際航運實時追蹤信息的“目的地”一欄中,附帶填寫上了諸如“船上均為中國船員”等類似的備注內容,以示該船只與中國有關。據美媒分析,應該是船員或者航運公司認為,在公開信息中突出與中國的聯系,可以幫助其避免遇到胡塞武裝的襲擊。
彭博社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至少已有5艘紅海商船在AIS系統上發布了類似信號:要么聲明自己是中國公司的貨船,要么強調自己的目的地是中國,亦或者是宣稱船上有數名中國船員。
一艘正向亞丁灣方向航行名為“STONEWELL GLORY”的集裝箱船,船籍利比里亞,今年1月3日從中國南沙港出發,目前位置顯示其位于印度附近。其“目的地”一欄備注了“全員中國籍”(ALL CHINESE)。
除了以上船舶,還發現有一艘從中國出發經過新加坡,目前在紅海海域的名為“GREAT OCEAN”的貨船,也在“目的地”一欄備注了“全員中國籍”(ALL CHINESE CREW)。
此外,當前已有許多處于紅海區域的船只在備注中寫明“與以色列沒有關系”等。本月早些時候1月7日,也門胡塞武裝提出一項避免“紅海軍事化”的提議,明稱,只要通過紅海的船只聲明“與以色列沒有關系”,就不會遭到襲擊。
同時也也警告稱,如果船只發布“虛假通報”,在通過紅海后前往以色列控制的港口,它將被也門胡塞武裝列入“黑名單”,并在下一次試圖通過紅海時被扣押。
運價飆升600%!紅海局勢升溫正在產生連鎖反應,推高全球航運價格
目前,紅海局勢現在已經亂成一團,航運業需要重新評估紅海航線的安全局勢。
據了解,在也門胡塞武裝遭到轟炸后,多國聯合海上部隊建議商船遠離曼德海峽和紅海北緯16°以北海域。
同樣,海上安保公司Dryad Global也勸阻其航運客戶至少在72小時內不要進入也門附近的紅海或在紅海開展業務,直到局勢穩定。
有船東透露,經蘇伊士前往歐洲的油輪的承租人告訴他們,要在轉向蘇伊士和好望角之間的偏離點先暫停停船舶的航行,其他船只也收到了同樣的命令。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航運公司不會很快回到紅海航線。在美英打擊胡塞武裝目標之后,紅海的緊張局勢可能不僅不會停止,還會加劇。
當前紅海緊張局勢持續的時間越長,對全球海運造成的影響就越大,航運成本也將越來越高。紅海局勢升溫正在產生連鎖反應,推高全球航運價格。
據統計,受紅海局勢影響,部分亞洲至歐洲航線上的集裝箱價格近期飆升近600%。根據Loadstar網站上的報道,2月份中國至北歐航線的艙位價格,達到了每40英尺集裝箱1萬美元。
同時,為彌補暫停紅海航線的影響,多家航運公司正在將其在其他航線的船只轉移至亞洲至歐洲、亞洲至地中海航線,而這又推高了其他航線的航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