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較大的蒽醌系列染料及中間體的生產基地——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邦股份”)(1月16日)發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93億元,與上年同期虧損的6.98億元相比虧損減少3.05億元,虧損同比減小43.70%。
對于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亞邦股份解釋稱,一是受宏觀經濟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下游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價格下滑,產品銷售毛利大幅下滑;二是報告期內,公司處置亞邦供熱和部分停業子公司股權,該處置交易共計增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8億元。該處置的子公司在報告期內共計產生虧損1.77億元,該處置交易有利于公司未來的生存和發展;三是由于市場環境和行業監管的影響,報告期內公司部分產線仍然未能恢復生產,甚至未來還有部分產線將因市場需求不足被迫停產,公司已經聘請江蘇中企華中天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正在對固定資產實施減值評估,經與評估師和審計師溝通,本次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損失預計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亞邦股份是由亞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59名自然人于2006年2月24日以發起方式設立。公司已于2014年9月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染料和農藥的生產,是國內蒽醌結構染料的龍頭企業。公司注冊資本57017萬元,員工1700余人,總資產25億余元。年銷售最高達32億元,凈利潤最高達6.5億元。公司總部位于江蘇省常州市,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連云港化工園區。公司下轄亞邦股份連云港分公司、安徽亞邦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市臨江化工有限公司、江蘇華爾化工有限公司、江蘇亞邦進出口有限公司、連云港市賽科廢料處置有限公司、連云港亞邦供熱有限公司、連云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江蘇道博化工有限公司、江蘇恒隆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等16家子(分)公司。
亞邦股份憑借多年的行業實踐經驗,打造了“亞邦”牌蒽醌結構分散染料和還原染料?!皝啺睢碑a品以其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和全方位的專業售后服務享譽業界,產品贏得了行業內的廣泛認可?!皝啺睢鄙虡吮粐夜ど炭偩衷u為“中國馳名商標”,“亞邦牌”分散染料被江蘇省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認定為“名牌產品”,被長三角優秀品牌戰略推進委員會認定為“中國·長三角地區優秀品牌”。公司歷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分散藍60、分散紅60、還原藍4等為“高新技術產品”。公司產品遠銷海內外,品牌優勢日益彰顯,為公司不斷拓展國際化市場奠定良好基礎。
受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全球通脹、國內經濟低迷等國內外因素交織影響,加劇世界經濟下行風險,我國紡織印染行業面臨更為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企業生存受到極大挑戰。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0.2%,其中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下降6.5%,較2021年同期回落19.2%。2022年1-12月,印染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產量556.22億米,同比下降7.52%,服裝等終端產品消費不振是印染布產量降幅擴大的主要原因。2022年,全國染料行業累計完成產量72萬噸,同比下降12.4%,行業全年生產、效益指標呈波動下滑態勢。國內染料下游消費中,紡織印染行業占總消費量的93%,所以印染行業運行情況將直接反映染料市場的需求狀況,下游總需求不足,是當前染料行業生產面臨的突出問題。
2022年二季度開始,俄烏沖突加劇,歐美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國內經濟低迷等因素對終端消費市場造成較大沖擊,國內外市場需求持續轉弱。同時,受國際動蕩局勢影響,能源危機加劇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波動,印染行業面臨原材料成本高漲、開工率低等經營壓力,整個行業出現“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景象。紡織印染企業產銷形勢持續走弱和大宗化工原料大幅波動影響,以及國內染顏料產能持續擴張導致的產能過剩,染料市場整體供大于求,加劇了國內染料市場的惡性競爭,相互壓價,染料價格震蕩下行,企業利潤空間擠壓嚴重。
此后,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公司下游紡織行業需求不足,市場競爭加劇,銷售價格進一步下探,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滑。疊加企業固定成本較大,環保負擔較重,資金調度緊張等因素影響,導致公司2023年半年度虧損擴大。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8億元,同比下降25.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98億元,同比下降106.11%。
從盤點財報注意到,2019年至2022年,亞邦股份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1.99億元、-6.12億元、-1.40億元、-6.99億元,持續四年呈現虧損。
2023年前三季度,亞邦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65億元,同比減少22.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2.56億元,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6億元,同比減少16.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5716.05萬元,對于業績變動,亞邦股份解釋稱,主要是因為報告期銷售毛利同比下降所致。
來源 | 第一紡織網、網絡、化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