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紡織服裝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大朗舉行
產業集群作為紡織工業中最鮮明的結構特征和最重要的組織形態,集群經濟占據了紡織行業的半壁江山。產業集群的不斷發展壯大,有力地支撐了我國紡織產業規模的擴張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新形勢下,為更好地推動毛針織產業集群高效協同、融合創新發展,11月7日,以“共商 共融 共贏”為主題的2023年紡織服裝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鳳棲荔林、山水錦繡”的大朗鎮鳳山郊野公園舉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秘書長夏令敏,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劉家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張海燕等行業協會領導,以及大朗、濮院、海陽、清河、洪合五大毛針織產業集群負責人代表齊聚一堂,各產業集群各抒己見,知無不言,并就“當前毛針織產業面臨的挑戰與突破”“毛針織產業政策制定上的側重、特色與成效”“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提升附加值的預期和成效”等多個維度進行了深度探討和交流。這也是五大毛針織產業集群今年以來的第二次“聚首”。
會議由上海設界科技集團董事長陸平一主持。
共探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當前,在全球經濟放緩、市場需求轉弱,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產業集群在供應鏈、價值鏈重塑,技術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等多方面面臨著巨大壓力和挑戰。如何加快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集群,迫在眉睫。
作為中國毛針織產業發展的基石,大朗、濮院、海陽、清河、洪合五大毛針織產業集群,均有著各自的發展優勢和特點。會上,五大集群負責人代表分別結合各自的發展,就集群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今后轉型發展的方向以及對行業協會的建言建議進行了經驗分享和交流探討。
大朗:轉變發展思維 升級產業結構
“從大朗的前世今生來看,大朗毛織產業如今已經到了亟需突破的階段。”大朗鎮黨委書記郭懷晉表示,大朗毛織雖然在行業中是個“優等生”,但行至當下,小富即安的傳統思維限制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要想實現持續性高質量發展,則必須轉變發展思維。
他談到了大朗毛織產業的四個特點:首先,市場交易旺盛。大朗集聚了25000家毛織企業、20萬從業人員、15萬臺電腦橫機,每年100萬噸紗線集散交易;大朗毛織全產業鏈年銷售額達720億元,年產毛衣9億件;其次,大朗快反及研發能力強。其中有六成以上的紗線有自己的研發中心,每年有1萬多件專利源自大朗;第三是產業鏈完整。從紗線到成衣再到交易市場,大朗擁有完整的毛織產業鏈條;第四是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大朗電商有7000余家,僅毛織電商就有5000多家。
但他也談到,近年來,受疫情和外貿形勢影響,對于外貿起家的大朗來說受到不小挑戰,傳統毛織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他表示,今后將強化產業的發展引導,在政策、資金和發展規劃等多方面支持產業發展,推進毛織產業新型工業化發展,全面升級大朗毛織產業結構。
濮院:數智賦能 加快產業商貿文旅融合發展
“經過四十多年的高質量發展,當前濮院在轉型發展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如產業結構層次偏低、產品原創度不高、品牌企業引育存難、時尚活動出圈不夠等問題,這些不僅要靠政府來推動、引導,更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積極作用,讓企業唱主角。”濮院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羅國良表示,在政府的堅定支持和推動下,依托完整的產業鏈優勢,濮院不僅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飛躍發展,更完成了從單一毛衫到全品類時尚化產品的轉型升級,成為全球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
“為加快轉型升級,今后濮院將重點圍繞三個方面重點發力。”談及如何破局,他談到,一是圍繞數字化建設,更加注重產業智能升級。通過數智賦能,打造可復制輸出的數字工廠示范樣板;加大政產學研用聯動,打造時尚產業學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二是,圍繞公共平臺建設,更加注重產業創新賦能。在加強知識產業保護的同時,大力支持原創設計和人才引進,以創意設計引領毛衫產業發展。同時強化電商賦能,通過探索新的營銷模式,打造一批電商細分領域的標桿企業。三是,圍繞文旅融合發展,更加注重產業品牌建設。在加大濮院“區域品牌”宣傳的同時,持續放大時尚會展帶動效應,加快古鎮文化與毛衫產業商貿文旅融合發展。
海陽:強化規劃引領 鞏固外貿優勢
“在過去三年,雖然有疫情影響,但海陽毛衫產業卻實現了逆勢增長。”海陽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梁景俊表示,起步于20世紀70、80年代的海陽毛衫,以外貿起家,如今,所有的規上企業均為外貿企業,市場遍布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今后海陽也將繼續鞏固海陽毛衫產業的外貿優勢,做強做大。
他介紹稱,目前海陽擁有毛衫企業500余家,其中61家為規上企業,海陽總人口50萬人,但從事毛針織產業的人口就占到12萬左右。此外,海陽擁有織機30000多臺,一線成衣裝備達1000臺以上,明年更是有望達到2000臺,毛衫不僅是朝陽產業,也是海陽的富民產業。
談及海陽毛衫產業的不足之處,梁景俊表示,海陽毛衫產業中間強、兩頭弱。“今后將想方設法進一步延長和完善產業鏈條,同時強化規劃引領,繼續鞏固生產環節和外貿優勢,并改善前端研發等短板。”他說道。
清河:電商+設計 發力四大中心
“和其他集群相比,目前清河羊絨的發展主要是‘兩頭強、兩頭弱’,在資源、規模、銷售渠道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一是企業大多貼牌加工,質量不穩定;二是紗線面料研發不足,產品款式單一,缺少原創;三是技工人才短缺。”清河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清河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樊英俊表示,不養羊的清河不僅建成了“中國羊絨之都”,也與世界奢侈品品牌建立了合作,甚至一件羊絨大衣賣到5萬多元。“但我們也面臨著轉型之痛,清河電商干著羊絨產業鏈上90%的活兒,卻只拿著10%的利潤。”
“希望能借助快速興起的電商,以“設計+”為突破口,在深圳、大朗等地建立研發設計中心,通過大量引進一體機來提升智能制造的能力,來打造高端品質,擦亮‘清河羊絨’這個金字招牌。”談及今后的轉型發展,他表示,未來清河將加大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導,重點打造“四個中心”:一是鞏固原料主市場地位和行業話語權,打造羊絨原料價格形成發布中心。二是提升羊絨生產智能化水平,打造羊絨服飾智能織造中心;三是提升研發設計能力和水平,打造羊絨時裝設計與流行趨勢發布中心,引導企業從以“價格”為競爭點向以“原創時尚”為競爭點轉型;四是擴大“清河羊絨”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的知名度,打造羊絨品牌博覽和銷售中心。
洪合:以臨空經濟為契機加快轉型
“快時尚是洪合毛織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下一步,洪合將以臨空經濟為契機,進一步擴大毛織市場。”洪合鎮黨委委員曹麗麗介紹,洪合毛織從70年代起步,經過40余年的發展,已擁有毛織企業7000余家,規上企業18家,行業從業者達7萬多人。目前,洪合毛衫市場內外貿較為均衡。頭部工廠的便捷通道,還為洪合毛衫產業集群提供了集研發、生產、市場于一體的協同創新服務,有效帶動了洪合毛衫產業商業價值的持續增長。
她還提到,目前洪合毛衫存在的問題是產品附加值較低,研發能力滯后,仍以跑量、低價為主,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未來,洪合毛衫產業將在知識產權保護、區域品牌打造以及人才、技術等領域發力,同時,用數字化賦能毛衫產業等生產和商貿環節。此外,還將利用新的貨運機場優勢,進一步擴大毛衫產業內外貿市場份額。
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攜手共建現代化產業集群體系新未來
“這個座談會很有意義,模式也很獨特。特別是在共同探討未來毛針織產業集群發展如何破局方面,每個集群都有各自的側重點和創新,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很有示范意義。”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劉家強表示,五大毛針織產業集群發展各有特色,希望以后能繼續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加大產業鏈協同創新,共同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今后,中毛協將不斷創新服務內容和質量,加大產業規劃和引領,特別是在標準制定、產品檢測、人才建設、時尚引領等多個方面,助力集群高質量發展。”
“目前集群發展都或多或少受制于土地、資源等局限和問題,但集群的發展核心在于人,人力資源是最關鍵因素,因此集群依然需要堅定的、穩定的、有志向的企業家隊伍和產業工人隊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張海燕指出,目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認定的毛紡集群為16個,而在座的五大集群是毛針織的重要產地,且有各自的賽道和優勢,是產業發展中的中流砥柱。
她在介紹中國紡聯《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時表示,認真落實、推進綱要中的七大行動,通過“發展紡織現代化體系行動指數”做好區域發展情況的科學評價,加速行業提質增效,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是每個產業集群地區面臨的共同課題。為落實好《行動綱要》中“動態評價全國和重點區域紡織產業地位強大穩定程度”這一重點任務,中國紡聯也已部署開展了“發展紡織現代化體系行動指數”相關工作。
“今天的座談會,可謂干貨滿滿。大家圍繞產業集群、行業發展暢所欲言,在分享各自經驗的同時,更為行業未來發展獻計獻策,這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情懷,已成為推動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建議,“這個活動可以‘鳳山會議’或‘鳳山論壇’的名義,持續開展下去。”
他指出,當前產業集群發展遇到了一系列轉型“瓶頸”,但不能因為有困難而止步。此次會議的召開,就是要群策群力,共同破解行業發展的難題,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共贏發展。“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必須調動各方資源,全力推動。作為紡織的‘娘家人’,中國紡聯及各個專業協會都將全力支持,做產業轉型的堅強‘后盾’。”針對產業集群未來發展,他建議,集群要加快對標《行動綱要》,明確定位和發展方向,做好頂層規劃。地方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做好公共服務。今后,中國紡聯將以更專業的服務,加大平臺建設和人才培訓服務,以“協會+政府+企業”多元合作機制共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就是要走專業、開放、協同之路,特色是集群做強做實的根本。”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總結講話時,充分肯定了五大毛針織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和今后的轉型路徑。他強調,當前形勢下,產業集群的轉型發展,一定要加快產業鏈協同創新,才能高度契合今天會議“共商 共融 共贏”這一主題。他指出,未來集群發展,一定“要以局部的慢,成就全局的快;以技藝的智,成就創新的勇;以融合的力,成就平臺的勢;以仁德的義,成就長遠的利”,這就是一種選擇。只有用共同的智慧,才能找到解決之道,做出正確的選擇。
他強調,今后集群的發展要做一切有利于發展的整合,開辟一些新的賽道,同時要審慎思考,決定發展的步調。另外就是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是衡量企業、地區發展非常核心的內容,集群發展也應看到可持續的價值和意義。
星光璀璨,熠熠生輝。原本兩個半小時的會議,一直從下午三點開到六點半,都始終意猶未盡。這也仿佛印證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次座談會的召開,對當前形勢下,產業集群的破局發展,尤為重要。在滿眼皆綠,所見皆景,城市生活與綠水青山和諧相融的“世外桃源”,這樣的一場“頭腦風暴”,勢必在“潤物細無聲”中,為行業的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相信,在眾志成城、高效協同的創新與探索下,行業發展一定能穿越黎明前的黑暗,迎來新的曙光。來源:大朗毛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