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首家千億營收上市公司誕生,是咱們化纖龍頭!從一滴油到一根絲,行業(yè)“四大天王”煉成記
發(fā)布時間:2023-11-02 11:05:49點擊數:90
近日,東方盛虹發(fā)布2023年三季報,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營收規(guī)模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首次邁入了千億級別,達到1036.42億元,同比大幅上升121.89%。該營收規(guī)模一舉超越了公司去年全年的638.2億元,也刷新了蘇州A股上市公司的營收紀錄。
東方盛虹坐落于蘇州吳江區(qū),自2018年重組上市以來,東方盛虹已發(fā)展成為一家全球領先、全產業(yè)鏈垂直整合并已深入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業(yè)務的能源化工企業(yè)。數據顯示,近5年其營收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分別為:248.9億元(2019年度)、337.0億元(2020年度)、526.9億元(2021年度)、638.2億元(2022)、1036.42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對于今年業(yè)績大放異彩,業(yè)內人士分析稱,公司在連云港石化基地建設的1600萬噸/年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全面投產是主要推動力。據了解,盛虹煉化項目于2018年12月開工建設,經過4年的建設周期,盛虹煉化項目于2022年12月完成建設,打通煉化一體化全流程,迅速實現產能負荷爬坡并穩(wěn)定生產運行。2023年上半年盛虹煉化全面投產后,半年即實現營業(yè)收入470.58億元,營業(yè)利潤23.69億元。
在2022中國民營企業(yè)500強榜單中,盛虹以3479.79億元的營收,排名第15位。緊隨它的是分別是16位的美的和17位的小米。而在這份榜單的前20位中,還有另外三家跟盛虹非常相似的企業(yè),分別是排名第3的恒力,排名第10的榮盛以及排名18的恒逸。這些普通消費者一定倍感陌生的名字,卻是中國石油煉化的生力軍,并且有著出奇相似的發(fā)展路徑:上世紀90年代起步于紡織,又在時代的浪潮下接連起跳,如今都成了中國民營石化領域的“四大天王”,更全部入圍世界500強。這份耀眼的背后還有著一些巧合,恒力和盛虹來自蘇州盛澤鎮(zhèn),而榮盛和恒逸皆起步于杭州蕭山區(qū)。千古奇文《寒窯賦》中寫道:“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而這四大天王的崛起,恰恰印證了這句話。為解決PX原料嚴重受制于國外的問題,2014年國務院明確提出“國家規(guī)劃確定的石化基地煉化一體化項目向社會資本開放”。國家發(fā)改委制定《石化產業(yè)布局方案》,向民營企業(yè)開放煉化領域,并劃定了包括大連長興島在內的七個石化產業(yè)基地,要求石化項目原則上在七大基地內建設。恒力成為第一個拿到建設石油大煉化項目資質的民營企業(yè),在長興島開工建設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從開工到全部建成,恒力只用了19個月時間,是七大石化產業(yè)基地中最快建成、最早達產的大煉化項目。緊隨其后的是李水榮,2015年榮盛石化聯合成立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舟山投產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而邱建林卻另辟蹊徑,跑到了文萊大摩拉島搞煉化。2019年11月,耗資34.5億美元的文萊PMB石化一期項目正式投產,不僅是中國和文萊最大的合作項目,更成為“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的橋頭堡。有意思的是,先后投產的三個煉化項目面積一個比一個大,大連長興島面積252公頃,浙石化兩期面積655公頃,大摩拉島面積940公頃。作為四家中的最后一個,盛虹在連云港的1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直到去年年底才正式投產。從一滴油到一根絲,四大天王都完成了從紡織行業(yè)到煉油行業(yè)的大遷移。
關鍵詞:大朗紡織網|大朗毛衣|織交會|中紡圈|流行紗線|大朗工廠|花式紗|漸變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