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企查顯示,近日,連江龍源萬華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唐永衛,注冊資本超6億元,經營范圍包含:風力發電技術服務;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等。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龍源電力全資子公司福建龍源新能源有限公司、萬華化學等共同持股。
這并非萬華化學首次參股成立新能源公司。
此前2023年7月,萬華化學(蓬萊)電池化學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王曉星,注冊資本4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電子專用材料研發;電子專用材料制造;高純元素及化合物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萬華化學全資子公司萬華化學集團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煙臺中韜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萬華化學集團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持股80%。
2023年6月,萬華化學(四川)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4.6億元,經營范圍包含:電子專用材料制造;電子專用材料研發;高純元素及化合物銷售等。該公司由萬華化學全資子公司萬華化學集團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煙臺中韜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國內外巨頭紛紛加碼新能源
除了萬華化學以外,近期,國內外化工巨頭如巴斯夫、科思創、榮盛石化、恒力、東方盛虹等紛紛在新能源領域進行布局,這既是“碳中和”背景下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產業鏈發展必經之路。
巴斯夫
巴斯夫在2012年成立了電池材料業務部,總部位于上海,其業務主要集中于正極材料,同時涵蓋正極材料前驅體、電池材料回收和電池材料基本金屬等領域。
自2015年起,巴斯夫已在日本、美國和歐洲布局了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基地。
2022年6月,巴斯夫杉杉將擴建其在湖南長沙和寧夏石嘴山的電池材料產能,使其正極活性材料總產能由5000噸/年提升至10萬噸/年。
2022年12月,巴斯夫在國內的首個企業儲能項目啟用。該儲能項目單次循環可儲存總容量達12 MWh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包含了四套 1MW/3MWh 的電池儲能系統及一套交直流轉換系統。
2023 年 6 月,巴斯夫位于德國的相鄰而建的電池材料生產與回收中心啟用。該中心用于收集廢舊電池并回收金屬原材料用于新電池材料的生產,該中心預計將于 2024 年開始投產。
2023年5月,巴斯夫宣布將通過改造位于中國江蘇省和廣東省的兩套現有的分散體裝置,投資生產水性負極粘合劑,以支持鋰離子電池行業。
2023年7月16日,巴斯夫披露,與科技創新型企業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在江蘇省溧陽市成立聯合研究中心,將重點關注固態電池和鈉離子電池。
贏創
2022年11月,贏創在進博會上全球首發Nourybond? 392鋰離子電池粘合劑和TEGO? Surten E 411/412鋰離子電池助劑,這些產品將有助提高電動汽車鋰電子電池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推動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同月,贏創工業集團首個全球鋰離子電池中心在上海正式開業。主要聚焦電池正負極材料與隔膜材料以及電極制備技術等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
華魯恒升
華魯恒升在新能源領域進軍鋰電材料DMC,向高認證壁壘的新材料突破。公司DMC和乙二醇、草酸等柔性生產一體化、成本優勢突出。
榮盛石化
當前榮盛石化已具備年產20萬噸的DMC產能,此外公司具備30萬噸/年的光伏級EVA,擬投建70萬噸/年EVA產能,公司有望通過產業鏈延伸,持續推動產品附加值增長。與此同時,榮盛石化旗下永盛薄膜聚焦于薄膜類產品生產,存在向光學膜/光伏膜/半導體等相關中高端膜市場布局潛能。
恒力石化
恒力石化半年報透露,公司深度挖掘新能源對化工新材料的需求趨勢,憑借化工平臺的戰略支撐與下游高端膜市場的多年積累,快速布局鋰電膈膜領域。5月31日,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4.4億平方米超強鋰電池隔膜項目首套生產線全線貫通。恒力還在江蘇南通廠區布局年產濕法鋰電池隔膜12億平方米,年產干法鋰電池隔膜6億平方米,預計2024年一季度逐步投產。此外公司還布局了20萬噸/年DMC項目,目前部分裝置正處于調試階段,計劃在2023年逐步投產。
東方盛虹
目前,盛虹集團在新能源領域開始了快速布局,圍繞新能源領域,布局氫能、風能、太陽能及配套新材料項目,建設百萬噸世界級EVA光伏料生產基地、鋰電池隔膜材料、電解液和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等新能源重大需求項目。
衛星石化
公司圍繞新能源電池及光伏等下游快速發展的行業,規劃建設了以環氧乙烷與二氧化碳加成反應生產電池級碳酸乙烯酯EC、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等裝置,包括鋰電池添加劑VC、FEC等產品規劃,利用副產氫推進氫能業務開發利用等。
桐昆集團
2023年4月29日,位于河池大任產業園的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佑燦項目1萬噸/年磷酸鐵鋰產線開始投料試車,該項目于2022年8月開工建設。
來源 | 愛企查、化工新材料、萬華化學、網絡、化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