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作為國內重要的噴水織機主產區,也是國家環保局污水治理的重點區域。近年來不斷有相應政策,推動落后、小規模噴水織機企業搬遷、整改,2023年開年吳江再次迎來重磅,勒令2023年完成3萬余臺噴水織機轉移項目。
為優化區域布局,促進紡織工業轉型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政府積極出臺相關文件推進紡織產業轉移。目前我國紡織工業轉移主要有三大方向:一、省內轉移;二、向中西部轉移;三、產業向海外轉移。目前,主要還是往中西部轉移。
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市傳統紡織產業集群集中整治印染以及噴水織機。印染行業項目主要集中在落后產能淘汰以及新產能等量、減量置換,整體印染產能呈現逐步縮減的狀態。織造產業逐步向河南、安徽、江西、湖北等中西部地區持續轉移。據了解,原計劃轉移噴水織機數量13+萬臺附近,據不完全統計,蘇北、安徽、湖北、江西實際增加20萬臺以上噴水織機,其中河南信陽打造千億級紡織產業園,噴水織機由不足一萬臺增加至3+萬臺,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化纖紡織基地。
春節后,噴水織機一方面因工人緊缺,另一方面終端需求提升緩慢導致開機率提升緩慢,截至2月中旬,盛澤噴水織機開機率36.2%,蘇北噴水織機開機率42%,長興地區噴水織機開機率30.8%,均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而今年吳江噴水織機轉移政策已出臺,部分地區要求最早2023年6月底搬遷,預計2024年年底完成3萬余臺噴水織機轉移項目。
隨著吳江地區開啟噴水織機轉移計劃,江浙地區化纖織造開機率預計將維持低位,而噴水織機是滌綸長絲重要的下游應用領域,短期內勢必會影響滌綸長絲需求量。目前滌綸長絲產能利用率已提升至6成,然噴水織機整體開機率3成附近,供需矛盾凸顯,一季度滌綸長絲累庫風險加劇。
節后聚酯原料未能延續節前的強勢,整體弱于預期。目前,聚酯開工負荷快速提升至78%,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聚酯銷售市場整體表現疲弱。雖然下游開工負荷提升較快,但是整體產銷僅維持在30%—40%。目前,海外訂單較為缺乏,內需市場消費發力,難見起色。
近期原油受供應端擾動支撐反彈,一方面土耳其地震導致輸油管道被破壞,導致阿塞拜疆約60萬桶/日的過境原油出口受影響;另一方面,俄羅斯10日宣布從3月起將原油日產量削減50萬桶,約為俄目前日均原油產量的5%,主產國減產,OPEC+計劃不采取行動,提振油價。但PX新增產能釋放,PX處于累庫周期,壓制PX反彈空間。
“節前聚酯板塊表現火熱,終端備貨令聚酯市場的高庫存局面得到一定緩解。然而,今年春節較往年來得偏早,加上一些廠家訂單缺乏,放假時間較長,聚酯原料階段性供需矛盾擴大,市場情緒不樂觀。”弘業期貨分析師張永鴿表示。
據官方報道,上周四季青市場生意火爆,店主忙到“飛起來”的消息傳遍紡織圈,形勢一片大好。從終端需求向上傳導,這一“動起來”卻并沒有引發聚酯市場的需求啟動。目前來看,四季青的情況只是特定區域的現象,并不具有普遍性,就知情人士說,他的服裝訂單尚不如去年。此外,各地輕紡城的成交數據平平,部分服裝市場火爆較難。
終端訂單偏弱,需求恢復慢于預期。江浙加彈綜合開工提升至72%,江浙織機綜合開工提升至64%,江浙印染綜合開工提升至69%。聚酯負荷逐步回升至78%,恢復進度基本負荷預期。13日,江浙滌絲產銷整體偏弱,至下午3點半附近平均估算在4-5成,下游紡織企業采購積極性不高,開工與往年同期相比均處于低水平,下游利潤雖有所修復,但是市場交投冷淡,織造訂單偏弱,且節前工廠已有備貨,需求弱導致聚酯累庫,長絲成品庫存普遍累積至2周以上的高位,上游聚酯端庫存累積壓力大,短期聚酯回升空間將受限,乃至下跌。
當前整個聚酯板塊市場情緒發生轉變,漸漸從強預期向弱現實靠近。節前,原料投機性采購較多,市場價格被推升至虛高。節后,市場訂單不及預期,貿易商集中高位拋貨,導致市場情緒降至冰點。
近期,滌絲市場POY價格較為穩定,但FDY、DTY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跌去100-200不等,一方面,FDY直紡絲的利潤空間較大,在保證盈利的情況下,尚有下調空間,工廠采取降價換銷量的舉措,也情有可原;另一方面,由于加彈工廠開工較早,隨著兩周的庫存積累,出貨信心降低,價格只能隨行就市,與同行同步降價,進一步打壓利潤。種種跡象表明,若本輪加彈工廠去庫較好,織造工廠拿貨積極性提高,為拉動產銷,月末促銷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
來源:紡織面料平臺、期貨日報、隆眾資訊、化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