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2時許,一件件剛走下生產流水線的發熱服,在技術工人手中完成最后的質檢程序,即將出口比利時等歐洲國家。
“今年,公司的發熱服訂單比往年增長了30%,每天平均要往歐洲發貨6000件以上。目前,公司全線滿負荷生產,依然供不應求。”每天發貨至凌晨3時,日發貨超200箱,這是晉江市愛情海服裝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華茲一個多月來的工作“日常”。
晉江愛情海發熱服公司,張華茲在檢測生產出來的發熱服。本報記者董嚴軍攝
記者在該公司生產車間看到,只要將發熱服上的USB線插在1萬毫安的充電寶上,輕點按鈕三秒,衣服便可持續發熱13小時。發熱服的款式不少,有發熱馬甲、發熱棉服、發熱沖鋒衣、發熱褲、發熱內衣等。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取暖設備迎來出口旺季,在歐洲等地較為搶手。晉江等制造集聚地訂單上漲明顯。張華茲告訴記者,除了受能源危機影響外,今年冬天,歐洲一些地方氣溫下降得更快,取暖用品的消費高峰也提前到來。“往年一般是在9月收到大量的歐洲客戶訂單,今年8月便接到了。目前訂單仍紛至沓來,但我們已沒有富余的接單空間。”
發熱服出口走俏的背后,是晉江企業創新升級的體現。
將指針回撥。2017年,在國外考察的張華茲偶然發現了一款發熱手套。彼時,經營服裝批發的他已明顯感覺到傳統服飾增長乏力,急于尋求出路。“手套為什么會發熱?如果能把發熱的功能應用到服裝上,就可以擺脫同質化競爭了。”回國后,張華茲關起門來搞研究,一做就是2個月。
將發熱手套拆解,不斷地研究實驗,張華茲發現手套中的碳纖維絲具備發熱效果。隨后,他在廣東一帶尋找相應的供應商。在不斷的試錯后,發熱服應運而生。
衣服雖然做出來,但張華茲有新的擔憂。“消費者可能會擔心發熱服漏電,對人體有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張華茲找到了相應的第三方機構尋求專業的檢測,在得到權威認證后,發熱服正式上線。
火了!張華茲帶著發熱服來到石獅服裝城售賣,一經推出便一件難求。令其驚喜的是,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平臺更慕名而來,紛紛拋來橄欖枝。就這樣,這款發熱服從國內暢銷海外市場。
創新永無止境。今年4月,一位歐洲客戶向張華茲提出,能否讓發熱服收納更加方便。一周后,張華茲便將可折疊兩用的發熱服樣衣交到對方手中。一件看上去普通的馬甲,反過來拉上拉鏈就能秒變成一個小包,還能當作枕頭使用——這件衣服瞬間成了爆款,單品帶來增量超30%,產品還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隨著創新品的豐富,愛情海的客戶群體也越來越廣。生產的產品亦從原本的S碼做到了8個“+”。這些年,將創新研發持續到底的愛情海還推出了不少新品。比如,部分發熱服還具備按摩效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張華茲深有感觸地說,“傳統產業不等于‘夕陽產業’,在創新升級方面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唯有創新才有優勢,才能在市場上拼得一席之地。”
來源:晉江經濟報、NTMT紡織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