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據美媒報道,三菱公司代表日本公用事業公司以創紀錄的溢價購買了一批越南原油,這批原油將于9月裝船啟運。
據兩位該行業的交易員表示,三菱一共購買了30萬桶越南ChimSao原油船貨,每桶比布倫特原油價格高21美元,即每桶127美元,貨物總價為3810萬美元。
這批原油主要是用于發電。由于今年的極端氣候推高日本的能源需求,日本加大了對燃料的進口。稍早前,日本最大鋼鐵企業NipponSteel就以創紀錄的高價購入一批液化天然氣。
能源問題已經嚴重影響日本社會經濟。
據日本政府統計數據,上月日本全國CPI指數同比上漲2.2%,已經連續3個月超出日本央行的目標。
這個漲幅相比于美、英等國9%的通脹率而言,算得上非常溫和了。但這是日本十余年經濟緊縮,長期實行超寬松經濟政策的結果。這才使得數值表現出的通脹問題不大。而實際上,由于日本勞動者的收入長期未見提升,2.2%的通脹實際上已經嚴重打擊了其消費能力。
另外,據最新消息,7月日本PMI指數從上月的52.7下滑至52.2,為去年9月以來最低。而新出口訂單連續5個月收縮;工廠產出擴張錄得3月以來最疲軟數據。而服務PMI指數則從上月54.0降至51.2。
據標準普爾公司的專家分析,原材料短缺,能源和工資成本上升,抑制了產出和新訂單的流入。而近來日元大幅貶值也加劇了這一問題。
盡管日本經濟前景黯淡,日本央行也承認貨幣市場的“劇烈波動”已經是日本經濟面臨的風險之一。
但是日本央行依舊無動于衷。這使日本央行成為當今少見的“鴿派”。美媒評價此舉為“逆潮游泳”。
逆潮流的代價早已顯現,日元跌至24年新低,推高本就高企的能源和糧食進口成本,損害了普通家庭和零售商。但是黑田東彥辯稱道:“我不認為小幅加息可以阻止日元下跌。如果要通過加息來阻止下跌,我們將不得不大幅加息,這將對經濟造成巨大損害”。
如果日本央行繼續固執己見,辯不可辯之理,那么日本經濟離衰退就不遠了。
來源 | 金十數據、化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