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化學和物理化學的方法去除棉纖維上的共生物、雜質、殘存漿料,使棉纖維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以利于印染過程中染料的吸附、擴散。
一、棉織物組成情況
二、煮練原理
在煮練劑燒堿及煮練助劑的作用下,雜質中通過溶解、降解、乳化等作用,部分直接溶解在煮練液中,部分由于溶脹和纖維的結合力變小通過水洗從織物上脫落下來,部分通過表面活性劑的乳化作用從織物上剝離下來。
三、煮練用劑 主練劑:燒堿
助練劑:表面活性劑、硅酸鈉、亞硫酸氫鈉、磷酸三鈉等。
01、燒堿(NaOH) 作用:在高溫下去除果膠、含氮物質、蠟質中的脂肪酸、棉籽殼中的某些成分及部分無機鹽等、
果膠 → 果膠酸 → 果膠酸鈉鹽
脂肪酸 → 脂肪酸鈉鹽
含氮物質(蛋白質) → 分解
棉籽殼 → 溶脹 → 脫落
灰分(無機鹽) → 鈉鹽而溶解
用量:應視織物的品種、含雜情況、質量要求、所用設備等綜合考慮。
02、表面活性劑(S.A.A) 表面活性劑:精練劑 →滲透 乳化 采用陰離子型與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復配物 作用:a)起潤濕作用,有利于煮練劑等迅速進入纖維內部;
b) 通過乳化作用去除油蠟。
03、硅酸鈉(NaSIO3) 硅酸鈉:水玻璃 、泡花堿 作用:a)吸附煮練液中的鐵質,防止織物上產生銹漬和銹斑;
b)吸附煮練液中已分解的雜質,防止再次污染。
存在問題
產生硅垢:a)粘附設備,清潔困難
b)沾污織物 →擦傷織物、影響手感
選用非硅型的絡合劑或螯合劑
04、亞硫酸氫鈉(NaHSO3)
還原作用:
a )防止棉纖維在高溫煮練時因空氣的氧化產生氧化纖維素而損傷織物
b)使木質素成分轉變為木質磺酸鈉而溶于燒堿液中
(木質素 → 木質素磺酸 → 木質素磺酸鈉)
05、磷酸三鈉(Na3PO4)
作用:主要用于軟化水,以去除煮練液中的鈣、鎂離子,提高煮練效果,并節省助劑用量。
四、煮練設備及工藝
棉布煮練按加工時織物的不同形狀可分為繩狀與平幅兩種;按煮練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間歇式和連續式兩種。
間歇式加工中繩狀加工以煮布鍋為代表,平幅加工以軋卷式練漂機為代表,連續式加工中繩狀可以繩狀汽蒸連續煮練機為代表,平幅以履帶式平幅汽蒸煮練機為代表。
中薄棉織物適宜在繩狀汽蒸連續煮練機上加工,厚型棉織物如卡其、華達呢及滌棉混紡織物在繩狀加工時容易產生折皺與擦傷,影響成品質量,因而適宜在平幅煮練設備上加工。
此外,煮練設備還可分為高溫高壓式與常壓式兩種。煮布鍋屬于高溫高壓式,其余設備大都為常壓式。高溫高壓式煮練效果較好,目前平幅連續式高溫高壓設備尚上成熟。
01 煮布鍋煮練
煮布鍋是使用較早的一種間歇式煮練設備,目前已逐漸被較新型的煮練設備取代,但因煮練效果較好,仍被一些工廠用于純棉及維棉混紡織物的煮練。棉印染廠煮布鍋多為立式,由直立的鐵質圓筒形鍋、外加熱器、循環泵等組成。
工藝流程:軋堿→進鍋堆布→煮練→水洗→出布。
特點:煮練勻透,去雜效果好;
品種適用性廣;
但生產周期長,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
02 繩狀汽蒸連續煮練機 是一組聯合機,由多臺繩狀軋洗機、繩狀汽蒸容布器等組成。繩狀汽蒸容布器又稱為汽蒸傘柄箱或J形箱,是聯合機的主要機臺。
工藝流程:軋喊→汽蒸→軋堿→汽蒸→水洗。
特點:繩狀汽蒸煮練的優點是能夠連續生產,生產周期短,生產率高,勞動強度低,用汽量較省,適用于6m2/kg以下的中薄棉織物。因為是繩狀加工,對厚重織物上適用,煮練去雜效果也上如煮布鍋,而且整機占地面積較大。
03 履帶式汽蒸煮練機 履帶式汽蒸煮練機有導輥履帶式及平板履帶式兩種機型,以后者使用較廣泛。
工藝流程:軋堿→(濕蒸)→堆置履帶上汽蒸→水洗。
特點:此機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織物不易擦傷。由于堆積布層較薄,折痕程度輕,張力也小,汽蒸效果較好。此機對于厚薄織物都適用,是目前棉印染廠中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煮練設備。
影響煮練效果的工藝因素
五、煮練效果評定
1、織物滲透性:用毛細管效應表示。即將棉布一端垂直浸在水中(加入重鉻酸鉀指示劑),測量30min鐘內水上升的高度。
棉機織物要求毛效在8CM以上;
棉針織物要求毛效在12CM以上;
2、去雜效果:用脂蠟殘留量表示。要求在0.2%左右;
3、織物受損程度:用銅氨流度或測試織物強力來表示。
六、煮練疵點
1、鐵銹斑和堿斑
2、鈣斑
3、生斑
4、黃斑
5、色素斑
6、深色斑
7.纖維脆損
來源:紡織印染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