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貨季變“慘淡”季,紡織老板算了賬:停產不賠錢,省錢?
發布時間:2022-04-15 10:01:19點擊數:194
今年的紡織品市場真是“慘淡”,是近年來最糟糕的一年。紡織品庫存高,制成品發不出去,原材料進不來,企業放假、減負、停產的現象屢見不鮮。近期,疫情形勢緊張,防控力度加大。紡織企業普遍面臨原料和產品的運輸問題,生產能力不足。目前訂單情況暫時穩定,但各類成本的上升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布老板算計:停產不賠錢,省錢!接下來我們就來算算工廠一個月的費用!以200臺噴水織機的紡織廠為例。
首先,是工人的工資。汽車司機9000元/月,其他工資較低的工作也在5000-6000元/月。工廠一般需要配備20-30名工人,所以每月的工資成本至少是20萬元。在租金方面,如果是租來的工廠,就會有租金費用。現在外面工廠的租金是60-70元/年/平方米,200臺機器需要2000平方米的廠房,每年的租金是12-14萬元。正常的每天生產,還需要增加原料、水電、財務管理等費用,這樣每天的織造成本在4萬元左右,一個月的成本在120萬元左右。但更讓人不寒而栗的是,即使生產出來了,可能也不會全部售出,而且即使生產得越累,仍然會留下庫存。據了解,目前大部分工廠的庫存都在一個月以上,這部分庫存占用了大量資金。如果按190T滌綸塔夫綢1元/米的價格換算,100萬米的庫存將占用100萬資金。另外,由于近期物流控制原因,部分生產出來的坯布無法寄出,占用資金有所增加。這樣織造廠正常生產一個月需要150萬元左右,庫存也需要100萬元以上。這筆費用對工廠的資金流構成了很大的挑戰。如果停止生產,許多費用將不會發生。例如,工人的工資,根據布老板的說法,如果因為疫情控制而停產,工人的工資可以減少或免除。另外,停產后不會再有原料、水電、財務管理等其他費用。庫存不會再增加,占用的資金也會減少,庫存灰布仍可賣出,仍有收入。因此,對于一些布老板來說,與其天天賣股票,不如停機器,賣股票,提款。這樣,停產既不虧錢又省錢!
其實在2月初,大多數織造廠家坯布走貨表現較好,甚至表現出“紅二月”的勢頭。但很快被來勢洶洶的疫情撲滅,直至現在,依舊平淡無奇。目前,由于疫情防控,交通物流受限,貨物運輸困難,居民服裝消費大幅下降,服裝廠紛紛減少訂單甚至取消訂單。也有企業表示,目前即使有訂單,也會以較低的價格接訂單,或者給出的價格需要有競爭力。如果他們能接受,他們就會得到命令。如果他們不接受,他們只能把它們交給能夠完成它們的企業。進入2月下旬,盛澤地區就進入了累庫存階段,目前市場庫存仍就在34天左右的高位。庫存處于年內高位,去庫存困難重重已經成為織造廠家的“通病”,這也就導致了織造廠家訂單日子并不好過。雖然目前市場處于傳統旺季,但是供求失衡下,也難以掉轉高庫存現狀。此外,最近的另一個變化是原材料的價格不能上漲。即使它上升了一段時間,很快就會再次下降。“全買,不要全買”一直是原材料市場的一句老話。聚酯工廠的生產和銷售的爆發往往伴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對于紡織原料本身來說,買的越多,買的越高。但今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不管原材料價格漲還是跌,織造企業都不買。紡織企業不再跟隨潮流,面對原材料的上漲,采取觀望態度。聚酯生產和銷售繼續保持低水平,價格上漲將會消失。多數紡織業主都表示,今年的市場利潤不如往年好,主要是因為今年原材料價格一直處于高位。特別是滌綸長絲紗,即使被提升,也會立即回到它原來的位置,但它在本質上并沒有下降到最嚴重的程度。另外,市場上的熱賣品種不多,競爭激烈,織造廠利用低價競爭獲得訂單,使得原本低價的坯布更有壓迫感。綜上所述,對于織造工廠而言,在如此動蕩的大環境下,減產、停產并不奇怪,也不虧,還省了不少錢!來源: 老王漫談 、紡友網
關鍵詞:包芯紗|特種紗|花式紗|功能紗|環保|中國大朗紡織網|毛織|毛衣|針織|服裝工廠|紗線|中國紡織紗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