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國際航運業經歷了數不清的跌宕起伏,從爆艙、漲價、缺箱到停航,悲慘狀況一個不落。
多個船公司在運費暴漲的情況下,也開始征收擁堵附加費、旺季附加費、缺柜費等附加費用。近期,沉寂許久的東南亞市場也開始躁動了。
根據一些市場貨代同行的梳理,以及多家船公司新推出的漲價通知來看,東南亞的海運費開始要起飛了!
據悉,暴漲原因或與東南亞多個航班取消有關,近期業內刷屏的漲價原因參考如下:
東南亞泰國線:TRX、CV6撤掉,市場艙位少了900T,CUL撤了一條船,艙位少了500T,PIL和RCL兩條船經常不來,艙位少了300T,以上合計1700T; 市場原本艙位5000,減少到3300,碼頭塞港4天,原來14天一個來回,變成18天,運力減少22%變成2574Teus每周; 市場貨量正常3500Teus,現在旺季4K每周,缺口1400Teus,占比36%,因為貨物積壓比率不斷上升,對于目前市場出貨建議:不論市場最早價是多少,本周能走就走,因為本周的最高價就是下周的最低價.
以下是達飛旗下專注亞洲市場的CNC本周剛剛發布的漲價通知,漲幅不小!
蛇口港至泰國曼谷、林查班港,漲價USD350/700/700
蛇口至仁川釜山等港口,直接漲價USD500/1000/1000
不少東南亞賣家都為瘋漲的運價發愁,看到船公司滿天飛的附加費、停航等通知后,更是叫苦不迭。
此前有報道,因為美西擁堵,已有船公司將船只從美西轉移到亞洲線,已有貨代呼吁貨主盡早出貨:東南亞近期爆倉漲價,今天的高價就是明天的低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