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國際油價再度大跌,WTI原油期貨跳空低開,短短半小時內跌幅超過7%,跌破20美元。WTI原油期貨盤初一度大跌逾7%,最低報19.92美元/桶,至少為2002年以來最低水平。
上周(3月23日至29日),隨著各國央行和政府繼續出臺并加碼刺激措施,歐美股市出現集體反彈,道指周內累漲近13%,創1938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德國DAX指數周漲7.9%、法國CAC40指數周漲7.5%,均創下2011年12月以來最大周漲幅,結束五周連跌。WTI與布倫特原油今年均已累計跌去2/3左右。
原油市場結構正處于升水結構(Contango),且幅度為十年極值。根據路透測算,上周,俄羅斯指標出口級中質含硫烏拉爾原油每桶僅18美元,沙特在歐洲則以每桶16美元出售其阿拉伯輕質原油。期貨市場近月合約與遠月合約之間的價差超過了10美元,同樣處于歷史級別,是2009年1月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最大價差。
國際能源署(IEA)負責人上周四稱,預計全球原油需求可能下降20%。
對此,全球最大獨立原油貿易商瑞士Vitol首席執行官Russell Hardy表示,這么大的需求降幅“我們以前從沒見過”。
而沙特至今都沒有停止價格戰的跡象,該國與俄羅斯也沒有任何重回談判桌的表態。
沒人知道疫情和價格戰會持續多久,沒有足夠多的數據和事實讓分析師作出判斷。
這個春天,國際油價暴跌,對石油進口大國是利好消息,但是對于整個化纖行業來說意味著寒冬的到來,同事近期國外衛生公共事件不斷發酵的情況下,紡織業內貿外貿憂心忡忡,滌綸長絲價格走勢不斷下跌,打擊了瀕臨崩潰的市場信心。

后期來看,受國際原油影響,市場悲觀情緒較濃,國際原油價格再度跌幅。3月中旬部分聚酯工廠檢修,重啟時間未定,截至目前滌綸長絲開機率在84.06%。下游織造復工推薦緩慢,聚酯工廠庫存壓力高位,歐美紡織服裝出口訂單影響巨大,內貿外貿訂單導致拖延或取消。雖滌綸長絲企業不斷提高促銷力度,但收效甚微。因為在產銷和需求的雙重壓力下,滌綸長絲預計還有下降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