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996在线亚洲,eeuss影院手机在线观看,成人丁香,久久青青无码AV亚洲黑人

當前位置:首頁 > 面料知識 > 亞麻、羊毛緊密紡品種的開發實踐 面料知識
亞麻、羊毛緊密紡品種的開發實踐
發布時間:2020-06-13 00:00:00點擊數:301
亞麻是一種植物纖維,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木質素、果膠、脂肪和蠟質等,在顯微鏡下觀察,截面呈不規則的多角形,中間有空腔,縱向表面有條紋,且在某些部位有橫節,形似竹子。

亞麻纖維吸濕、導熱性優良,亞麻織物具有超強透氣、防腐抑菌、不蟲蛀、清新自然、粗獷豪放、色調柔和、防紫外線、低靜電、耐腐蝕、低磁場效應等特點,廣泛應用于高檔襯衣、西服面料、裝飾和工業用布等。

亞麻纖維屬于韌皮纖維,需要經過脫膠梳理后才能在棉紡設備進行紡紗,亞麻纖維粗硬,長度整齊度差,短纖維較多,并伴有麻皮、生麻、并絲、硬條等雜質。

純亞麻織物具有彈性差、抗皺差、粗硬刺癢、抱合力差的缺陷。為了克服這些缺陷,多通過二組或多組性能各異的纖維搭配組合,以增加抱合力,改善可紡性、提高成紗綜合性能。

羊毛組織結構分為三層:最外層的鱗片層、第二層是皮質層,部分羊毛中間會有髓質層(見圖1)。按照纖維粗細分類則有細羊毛、半細羊毛與粗羊毛,如70NM、100NM等。 
圖1  羊毛纖維組織結構圖

羊毛具有自然卷曲,可以形成許多不流動的空氣區間作為隔熱屏障,擁有良好的觸摸感和較好的拉伸性及回彈性。但容易引起蛀蟲、易起毛球等。

一、亞麻、羊毛系列緊密紡

品種的質量控制措施

1.1原料選配要點
原料要根據產品用途、要求及成紗指標來選配。如所紡紗號細,質量要求高,可選用精細亞麻或精梳麻條或漂白纖維切斷搭配,并注意控制成本。

目前市場上亞麻生物脫膠短纖和漂白纖維價格很高,適宜用于細號高檔高比例亞麻紗產品的開發。

如所紡紗號細,質量要求高,可選用不同粗細的羊毛搭配,并注意控制成本。

目前市場上絲光防縮羊毛及羊毛條等價格很高,適宜用于高檔針織類產品的開發。

受亞麻/羊毛纖維粗硬且短纖維多的影響,在紡紗過程中(尤其是清梳工序)亞麻/羊毛纖維散失較其他纖維多,在進行亞麻/羊毛與化纖混紡時,要根據化纖與亞麻/羊毛各自占落棉的比例,來確定最終的混紡比。

1.2投料比確定
亞麻/R/T配料時根據三者各占落棉的70%、20%和10%,調整實際配比為44.6%、28.0%和27.6%(清梳總落率按12%計)。

棉包混和制取Modal∶亞麻=50∶50生條時,其投料比例為Modal∶亞麻=45∶55。

1.3纖維預處理
混紡過程中,由于不同性能的各種原料的混入,使混和原料的總體性能發生了變化,不同的混紡比和混紡方式都對后加工工序有較大的影響,從而將改變紡紗工藝設計要求和成紗質量。

亞麻/羊毛與化纖本身性能(長度、細度、柔軟度等)之間差異巨大,因此需要掌握混和原料的性能,根據混和要求進行預處理,并在混和時注意合理地選取組成纖維的性能與混紡比。如:亞麻纖維含有一定量的殘膠、雜質,纖維脆硬,必須進行軟化處理。軟化的方法是給油、給濕。給油可增加纖維的柔軟度和改善纖維表面狀態,減少靜電產生,給濕可增加纖維回潮率,減少纖維靜電積聚;而羊毛紡前應加入和毛油、抗靜電劑等,以減少纖維由于鱗片摩擦產生的靜電,提高可紡性。

預處理時,先配備處理劑:在噴霧器中加入35~40℃溫水,加入一定比例的處理劑,攪拌均勻。

將開松好的亞麻纖維平鋪在地上,用噴霧器對其進行噴霧處理。對噴過的亞麻纖維進行翻層,再噴另一面,噴完后堆積,然后用塑料布封好,在密閉空間內放置48h后待用。處理好纖維的實測回潮率在20%左右。

1.4混和方式選擇
因亞麻與化纖維色差非常大,若混合不勻會造成紗、布色差而影響產品質量,因此混合均勻與否就成為影響該品種成紗質量優劣的關鍵之一。
經過試驗采用二次成卷可解決色差問題,即將一次成卷重新上圓盤抓包機,再次成卷,但采用二次成卷必須是整盤打完整盤回用,否則又會出現批量色差問題。
比如要紡制Modal/亞麻80/20 19.7tex的紗線,為減少清棉過度打擊形成棉結,采取棉包混和,分別制成Modal∶亞麻=50∶50生條、純Modal生條,然后在并條工序將Modal∶亞麻=50∶50生條和純Modal生條混和,最終得到Modal∶亞麻=80∶20比例的成紗。
羊毛品種混和方式可考慮梳棉搭用一根或多根羊毛條。

1.5清花質量控制
應遵循“勤抓少抓、多松少打、多混合低速度”的工藝原則,盡量采用自由打擊,避免握持打擊,避免對纖維的過度打擊,盡可能降低短絨增長率,減少落棉。
工藝調整著眼點:
盡量保證各種纖維混合均勻。
選擇好流程,兼顧長流程與短流程各自的優點,保證纖維的充分開松和混合。
控制好回花的使用比例。
減少翻滾,控制棉結的增加。
減少打擊,減少對纖維的損傷。
控制好落棉率,保證精確的混紡比,同時降低消耗。
工藝參數:抓棉打手速度960r/min,打手刀片伸出肋條+1mm,綜合打手900r/min,梳針打手480r/min。

1.6梳棉質量控制
應遵循的工藝原則:
柔性和緊隔距相結合,速度適中,適當提高錫林刺輥速比,加強轉移,減少棉結,控制好短絨,短絨與棉結做好兼顧,減少棉束,減少云斑,提高棉網質量。
工藝調整著眼點
觀察棉網清晰度,分析棉網中纖維的分布狀態。
判斷短絨產生的原因:梳棉機刺輥處,纖維被拉斷、切斷產生的短絨;清花開松過程纖維斷裂形成的短絨。
控制落棉,多出蓋板花以有效清除亞麻/羊毛中的粗纖維,適當降低刺輥速度,減少刺輥返花造成的棉結,定量偏重掌握,以改善棉網的抱合力,減少爛邊。相對濕度按比紡純棉高10-20%來控制,以利于成條。
工藝參數:
生條干定量20g/5m,刺輥速度660r/min,錫林速度280r/min,道夫轉速18-20r/m,蓋板速度137mm/min,錫林與蓋板的五點隔距0.28、0.28、0.25、0.25、0.28 mm。

1.7并條質量控制
應遵循“輕定量,低速度,重加壓,合理隔距”的工藝原則。
工藝調整著眼點
改善末并質量:合理控制并合數,提高混和效果。
提高纖維伸直度和平行度:頭并后區牽伸為1.8倍以上。
降低熟條質量CV值:使用好自調勻整的在線控制功能,每班檢查牽伸元件和加壓機構是否正常,對異常機械波進行修復。加強運轉管理與機臺整潔工作,防止并條操作不良造成細紗長細節。
工藝參數:熟條干定量18g/5m,隔距9×5×14cm,出條速度220m/min。

1.8粗紗質量控制
遵循的工藝原則:
大定量,重加壓,捻系數偏大掌握,較大后區隔距,較小后區牽伸倍數。
工藝調整著眼點:
粗紗捻度:在保證細紗生活好做的前提下,適當提高粗紗捻系數,控制好粗紗張力,減小意外牽伸。
大定量:在細紗牽伸范圍內,加大粗紗定量,提高生產效率。好的梳理狀態、纖維的伸直平行度是大定量的前提。
工藝參數:粗紗干定量3.8g/10m,隔距36×50×63cm。

1.9細紗質量控制
遵循的工藝原則:
采用二大二小工藝,大粗紗捻系數、大后區隔距、小后區牽伸、小鉗口。
工藝調整著眼點:
減少斷頭:優選紡織器材專件(綱領、鋼絲圈、膠輥、膠圈、網格圈等),優化使用周期。
降低成紗質量和條干不勻率:合理進行工藝設計,發揮牽伸機件對纖維運動的控制能力,減小“牽伸波”。值車工加強巡回,將捉出不合格的粗紗。
由于麻纖維中的麻雜、麻塵較多,在生產中容易糊塞網格圈,因此要按周期清洗網格圈。
鋼絲圈較紡棉時重,加大成紗捻系數,以減少成紗毛羽值,合理配置搖架壓力,減少成紗粗細節。
為減少斷頭,適當降低前羅拉轉速,同時采用滑溜牽伸(中間膠輥下凹0.5mm),并使用低硬度高彈性膠輥。
車間溫度控制在29-36℃,相對濕度按比紡純棉高10-20%控制,以提高成紗指標、減少車間飛花。
工藝參數:前羅拉轉速150r/min,隔距44×64cm,捻系數380-450。

1.10絡筒質量控制
遵循“低張力、合理電請設定、保持通道光潔”的工藝原則。
根據客戶需求和質量現狀,合理設定電請參數。
控制好車速,減少質量指標的惡化。
兼顧好質量和產量之間的關系。
棉/亞麻85/15 40英支緊密賽絡紡成紗指標見表1。

二、亞麻、羊毛系列

緊密紡品種關鍵技術

(1)根據用戶對產品的質量需求做好亞麻、羊毛纖維品類的選擇。
(2)由于纖維指標差異大,應根據質量要求做好纖維細度等的選擇。
(3)考慮到可紡性,應提前做好對亞麻、羊毛的預處理工作,包括預開松、加濕等。
(4)做好投料比的控制,減少落棉,同時分析好落物的含量,保證紗線的混紡比。
(5)根據紗線成分進行優選混和方式,如全包混、部分包混、多組分時與其中一種或多種包混再條混、羊毛條梳棉搭用混和等。
(6)控制好各工序的溫濕度,保證成紗質量。
(7)根據原料的變化優化工藝參數,保證成紗質量。


三、結語

亞麻、羊毛具有獨特的性能,對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生產管理工作也有特殊的要求,因此要根據纖維的具體特點,從各個環節入手,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才能保證良好的生活狀態和優異的產品質量。
 
作者:劉玉慶 德州恒豐集團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關鍵詞:亞麻|羊毛|紡織品|中國大朗紡織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乐清市| 金山区| 怀柔区| 横山县| 鄂托克前旗| 织金县| 北票市| 星座| 永泰县| 怀集县| 巴塘县| 贵德县| 临颍县| 建水县| 临汾市| 安庆市| 无为县| 泰安市| 开平市| 濉溪县| 息烽县| 金寨县| 南宫市| 大港区| 庆安县| 丹江口市| 扶风县| 井陉县| 扶余县| 海晏县| 闽侯县| 城固县| 吉安县| 沅江市| 新巴尔虎左旗| 长乐市| 巫山县| 桐梓县| 福建省|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