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洲國際”)3月23日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6.65億元,同比增長約8.2%。毛利約為68.76億元,同比增長4.0%,母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約為50.95億元,同比增長12.2%,毛利率約為30.3%,同比下降1.3%;銷售額226.65億元,同比增長8.2%,截至2019年12月31日,申洲國際共有85700名員工,報告期內,員工成本總額占公司銷售額的26.3%。
申洲國際解釋稱,報告期內業績增長的原因在于主要客戶的訂單需求繼續保持理想增長;年內集團海外生產基地的產能規模和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增加主要因年內保留盈利增加所致。
從品類貢獻來看,2019年申洲國際運動類產品的銷售額約為163.22億元,占比72%,增幅約14.3%,主要來自于中國大陸市場和美國市場的運動服裝需求上升,保持了穩定增長。休閑類產品的銷售額上升約4.3%至53.88億元,占比約23.8%,主要來自日本市場休閑服裝采購需求上升。內衣類產品業務上半年及全年分別同比下跌44%及36%,銷售額減少至8.03億元,占比降至3.5%,主要因為日本市場的內衣采購需求減少所致。
從客戶組成來看,Nike 、Adidas、Uniqlo、Puma分別貢獻了收入67.8億元、50.4億元、45億元、24.6億元,收入占比分別為29.9%、22.2%、19.9%、10.8%,同比分別增長了8%、26%、16%、16%。四大外資服飾品牌撐起了該公司營收近83%,Nike依然是申洲國際的最大客戶,但Adidas業務的增長最快。
分地區來看,國內、歐盟、日本、美國地區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3.2%、2.5%、9.5%、6.8%,國內市場收入占比最高提升至31.5%,增速也是最快的,主要受于本土運動服飾市場近年來的快速增長帶動。
產能方面,該公司2019年實際產能增加8.2%,依然非常緊張。記者了解到,申洲國際春節后至今9成員工已經返崗、產能實現滿負荷運轉,今年乃至未來產能增量主要將來自于越南德利成衣工廠(計劃6000人規模、目前已有3000+人)、Adidas專屬成衣工廠(計劃6000人規模,2019年末已開始建設)、柬埔寨1.8萬人規模的成衣新工廠(預計2020年末完成建設),正常情況下預計今年產能增速將超過10%,但海外工廠的招工、開工進度會隨疫情發展進行調整。
中國服飾行業戰略專家楊大筠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申洲國際的訂單主要集中在運動、快時尚的幾個全球規模最大的服飾品牌,從戰略上來說是好事,可以實現大規模制造生產,供應鏈、貨源、訂單會更穩定,服務集中在幾個大客戶上,產品品質和反應速度也會更高,這也是它的一個明顯優勢。
“在紡織服裝供應鏈行業里,如果服務的大部分都是小客戶,訂單量太少而品種繁多,企業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進行產線調整和改造,成本很高。集中做大客戶服務,有利有弊,但整體來說利大于弊。”楊大筠認為,疫情蔓延不可控,相比受沖擊更大的中小企業,申洲國際短期內業務會受到明顯影響,但長期來說抗風險和波動的能力更強一些,且大客戶的產能占比越大,這時候反而會加強彼此之間的凝聚力。